春季开车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要防“春困”。春回大地,天气渐暖,皮肤的血管和毛孔逐渐弛缓舒张,循环系统功能加强,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,汗腺分泌也增多。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,供应外周的血量增多,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,从而产生镇静、抑制、催眠的作用,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、昏沉欲睡,称之为“春困”,这是人体的正常现象。
五大招赶走瞌睡虫 驾车不打盹
第一招:开窗通风,吹走瞌睡虫!
据交警介绍,不流通的空气是导致驾驶员犯困的重要原因。长时间不开窗通风,容易造成车内氧气不足,导致驾驶员大脑缺氧而引起困倦。因此,除非是高速行驶时,出于安全考虑不便开窗,在平时驾驶途中,应尽量摇下车窗多通风,用清新的空气吹走讨厌的“瞌睡虫”。
第二招:驾车不吸烟,拒绝瞌睡虫!
很多车主误认为吸烟是最好的提神方式,而事实并非如此。香烟中含有尼古丁,长时间吸入会使驾驶员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衰退,从而加重困倦感。
另外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》,驾驶员开车时吸烟将受处罚,一般情况下罚款50元。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与健康,开车时不要吸烟哦!
第三招:主动提神,赶走瞌睡虫!
据交警介绍,当困意来袭时,驾驶员不妨嚼嚼口香糖,饮用适量咖啡,或者将爱车停靠在路边,在太阳穴、人中处涂抹清凉油、按摩穴位,这些都是不错的提神方法。请在车中常备清凉、无糖的口香糖,如果食用过多含糖量较高的口香糖,不但不能消除“春困”,还可能会加重困倦哦!
第四招:下车运动,打起精气神!
据交警介绍,当感觉困倦时,不要强打精神行车,不妨将爱车停靠在路边,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下车活动腿脚、伸展身体。充分运动可以舒筋活血,使大脑兴奋起来,对消除困倦非常有效。车辆安全停稳后,如果不方便下车,驾驶员可以适当在车上扭扭脖子、抖抖肩膀,也能打起精气神哦!
第五招:轮换开车,劳逸巧结合!
在长途驾驶中,驾驶员难免会有疲劳感,如果同行乘客中有持驾驶证并会驾驶的,就可以定时轮换开车,避免一个人长时间开车加重疲劳。
据交警介绍,最合理的驾驶方式就是保证睡眠充足,不要长时间疲劳驾驶。如果开车时犯困,不妨先停车休息,尤其是跑长途的司机,每隔3—4个小时,一定要停车休息一会儿,恢复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