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这个全民网购的时代
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
网络购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
网购诈骗也是层出不穷
该类案件是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
发案较高的一种诈骗类型
网络购物类诈骗
骗子常见的套路主要有以下三种
在和骗子的沟通中
我们要学会
拆穿骗子的伎俩
避开骗子设的陷阱
案例一
谎称你的快递遗失
需要将购买款退还
受害人周女士接到一电话,称其在淘宝上购买的物品在快递过程中遗失,现在需要将购买款退还,并提供一个QQ。(提示:1、在淘宝上查询物流信息。2、与淘宝客服联系确认。3、通过快递公司查询物流信息。)
双方加为好友后,对方向周女士提供了一个二维码,需要输入银行卡信息、身份证号码和验证码等相关信息。(提示:1、二维码不能轻易扫。2、这么多的个人信息输入会泄露信息。)
随后,周女士输入自己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等信息,发现无法填入验证码,对方表示告知验证码,他可以帮忙填写,在泄露验证码后,周女士卡里的39900元钱就被转走了。(提示:手机验证码是不能够告诉任何人的。)
案例二
谎称你购买的商品有质量问题
要给你理赔
陈女士接到电话,称其购买的尿不湿需要退货,可以一赔三,(提示:退货应直接通过购物平台联系退货。)随后在电话中告知搜索支付宝账号,后陈女士根据电话提示将手机短信验证码泄露,(提示:手机验证码不能告诉任何人。)其中国工商银行卡被刷卡消费5000元。
案例三
谎称有低价商品
引诱你购买
受害人林女士添加了一个微信网友,称有廉价电话卡出售,价值200元的电话卡以每张18元的价格售卖,(提示:1、电话卡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到运营商处办理。2、如此低价售卖的电话卡是不是真实存在。)
林女士随即以微信转账的形式向该人转账9000元人民币。(提示:不是正规购物平台,又不认识对方,万一一大笔钱转出去不发货怎么办?)嫌疑人向林女士返还红包188元。之后,林女士欲与该人联系,发现该人将其微信删除,才发现自己被骗了。
警方提醒
以上仅仅是网购类诈骗中的三种手段
实际上
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
犯罪分子诈骗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
我们在提高防骗意识的同时
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护个人信息
做到“不轻信、不泄露、不转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