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开学季
中小学、各大高校陆续迎来返校生
迎接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的同时
有一堂必修课
防范电信网络诈骗
学习如何鉴别虚假诈骗信息
维护好自身和家庭的财产安全
丽水市反诈中心为您送上这份
《开学季防骗指南》
案例一:
8月7日,青田县某小学学生陈某某在玩网络游戏时,被拉到一个名叫做“F1迷你世界福利群”,群里面有人称可以免费领取迷你世界的游戏皮肤,并通过视频聊天指使陈某某用其母亲的手机扫收到的二维码,支付了3.6万元。其母亲发现后选择报警。
案例二:
8月12日,莲都某中学学生叶某收到同学姜某在QQ上的信息,称她的朋友生病急需用钱,让叶某通过支付宝给其转账2400元,叶某未核实情况就向指定账户转账,后被告知姜某的QQ被盗,叶某被骗2400元。
案例三:
8月12日,龙泉市某初中学生李某某被陌生网友拉进一个聊天群中,后该群中有人发言称转账8.88元可以领取3888元福利。李某某信以为真,支付后对方称因其为未成年人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,将起诉李某某,并称只要李某某使用家长的手机对其指定账户进行转账就可以解冻,并承诺全额退款。李某某使用其母亲的手机通过支付宝扫码支付27058元,最后发现被骗。
案例四:
8月2日,莲都区某中学学生吴某某加入一个QQ粉丝群,群里的“主持人”称充值支付礼品卡就可以领取明星福利,充值7000元可返回10888元,吴某某在“主持人”的指使下,用其父亲的手机充值7000元,后一直未收到资金返回,发现被骗。
案例五:
7月5日,青田县某中学高一班主任为了和家长便于交流,创建了家长微信群,下午有人冒充班主任在群里通知所有家长,交纳213元资料费。由于高一新生家长和老师之间不熟悉,有5名家长在群里发红包缴费,一共被骗1065元。
孩子开学了
老师、学生、家长都要注意防范
电信网络诈骗
据公安部权威统计
有近48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
会在特定时段向大家发起诈骗攻势
请收下这份防骗指南
大家一同努力
保护好学生、家庭的财产安全
《开学季防骗指南》
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猖獗,不法分子利用电话、短信和网络实施电信网络诈骗,危害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。为了您的财产安全,请您认真阅读并转告您的家人以及亲友,增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,避免遭受电信网络诈骗的侵害。开学季,请老师、学生、家长们重点防范以下几类诈骗手段:
一、
在QQ、微信上冒充熟人诈骗:骗子会冒充老师,通过QQ、微信、短信发送诈骗信息,以需要紧急缴纳培训费、疫苗注射费等为由诈骗您的钱财。此外,骗子还会混入班级群,冒充老师以缴纳各种费用为由实施诈骗。
二、
网络购物诈骗:骗子以低价出售商品,买卖游戏装备、账号等,引诱受害人线上交易,付款之后拉黑失联。请警惕低价充值、游戏代练、购买装备诈骗。
三、
网络兼职刷单诈骗:骗子首先会通过网页、招聘平台、短信等方式发布兼职广告,声称可以免费领取礼品、点赞关注领红包等,引导受害人下载刷单APP并充值,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及提成,当刷单交易额变大后,就以各种理由拒绝返还本金和佣金。
警方提醒
诈骗手段多种多样,变化多端,谨记不转账、不汇款、多核实,不点击不明链接,保护好自身和家庭的财产安全。首先,要在手机上及时安装、注册“国家反诈中心”和“金钟罩”APP,给手机装上一个防护罩。其次,关注“丽水公安”微信公众号,花10分钟和您的孩子一起学习防诈知识,提高防骗意识,避免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