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在少年警校,我学到了很多,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好头盔,保护好自己,我回家后要向家人做好交通安全宣传。”龙泉市南秦小学学生叶俊腾说。
近日,龙泉市公安局联合教育局举办的“卓越少年、筑梦起航”少年警校集训周在南秦小学拉开帷幕。开训仪式上,交警铁骑现场演示S蛇形绕桩、8字绕桩、单手拿锥桶等科目,学员们学习交警手势操、交通安全知识等,收获满满。
共建共育
少年警校成立27年
南秦小学少年交通警察学校是丽水市创办最早的少年警校。
1995年,季松元刚从警校毕业,分配到龙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。在日常工作中,季松元敏锐地发现,南秦小学门口剑池路为交通主干道,车流量大、路况复杂,学生每天上学、放学要横越马路,十分危险。
出于为学生安全的考虑,季松元积极与学校领导沟通、协调,联合创办了龙泉市第一所少年交通警察学校。“当时领导觉得这个想法好,我们马上跟学校取得联系,恰好学校也关注这个事情,顺理成章地,这件事就敲定了下来。”季松元说。
少年交通警察学校成立后,第一届共有49名小学员接受了交通安全教育。
季松元还担任了该校校外辅导员、法制副校长。平日里,他定期到警校培训学员,讲解交通法规,提高学员的遵法守法意识。每年学校运动会、警校集训周等,无论工作多忙,他都坚持参加。这一干,就是整整25年。
1995年至2009年,少年警校招收学员,从刚开始每年定额48人,逐步增加到758人。课程内容也由术科训练拓展到术科与文化学习相辅,由单纯的交通安全法规向其他法律法规学习延伸,并通过举办“小手拉大手”等活动,将交通安全知识传播到学生家庭,辐射带动全社会参与。
学交规重实践
共同守护文明交通环境
少年警校成立后,交警大队与南秦小学共同规划、设置了课程内容和实践目标,通过举办交通安全主题活动、开展集中训练、设立交通警员岗、参与社会实践等各项课程,让学员们更多地参与实践。
据了解,学员学习课程主要包括基本知识、基本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三部分,包括了交通安全知识、交通法规、交警工作职责等。同时,还有交警手势操、交通情景模拟演练等技能训练内容。在实践活动方面,每逢122交通安全宣传日等节点,少年警校会组织学员参加交通岗执勤、交通知识宣传、交通安全演讲比赛等活动及各类公益实践活动。
“刚刚,我非常荣幸地代表我们中队参加授旗,非常光荣、兴奋和自豪,特别是穿上警服,我更要严格要求自己。”学员娄祺昊激动地说。
此外,少年警校设计了“警员证”“队员证”,每两周组织一次评议,每半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表彰,每位队员只有在达到“五星少年”时才可以申请加入少年警校,成为一名真正的“小交警”。
“学员不仅是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,更是‘平安家庭’的维护者和‘平安校园’的参与者。”少年警校教官周健表示,通过“小手拉大手”的方式,将交通安全意识传入千家万户。
薪火传承
一代代“小交警”的接力
从1995年到2022年,一批又一批学员从少年警校毕业。薪火传承,文明交通的氛围愈加浓厚。
龙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余凡是2001届少年警校学员,大学毕业后,她通过考试,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警察。“当时,我还是小学四年级,对警察这份职业充满了好奇,为了早日成为少年警校的一员,我非常努力”。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余凡说:“我成为‘小交警’后,定期学习交通手势,辅助交警在路口指挥交通,每天学到的知识我都会向小伙伴还有家人们演示,耳濡目染,我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警察”。如今,余凡已经圆梦。在工作中,她践行着初心和使命。
回顾少年警校的发展,季松元感触很深,“警校第一年开办,遇到过很多困难,努力把每一件小事做好,看着警校一步步发展起来。”27年共建共育,是龙泉交警与孩子们的约定,是学校教师崇高理想信念的感召与弘扬。
南秦小学自少年警校成立以来,没有发生过伤及孩子的重大交通事故。少年警校于2017年被国防部授予国防教育示范学校。季松元曾数次获得丽水市优秀校外辅导员、少年功臣等荣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