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《浙江日报》刊发《构建三大体系 共护长三角“生态绿心”》一文,关注丽水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创新探索“生态共护”警务新模式,构建生态警长守护体系、生态共治联动体系、生态经济护航体系,全力护航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的经验做法。全文如下:
“这里禁止捕鱼,请立即离开!”傍晚时分,丽水市区南明湖畔,鱼儿成群悠游,游人驻足拍照。丽水市公安局生态警长与生态义警像往常一样,沿着湖边绿道开展巡查,并提醒钓鱼客遵守相关规章制度。
丽水市是长三角生态安全屏障的核心区。近年来,丽水市公安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创新探索“生态共护”警务新模式,构建生态警长守护体系、生态共治联动体系、生态经济护航体系,全力护航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。
去年以来,丽水市公安局成立生态共护警务领导小组,组建市、县、乡三级生态警长队伍350余人,制定《生态共护警长工作清单》,明确“要素管控、信息收集、巡查联动、防范宣传”等5类20项任务体系,规范生态共护警长履职尽责。同时,丽水各地公安机关依托公安派出所“主防阵地”,清单式推进生态共护警务职能全面融入社区警务,全市90%以上的警务室已完成功能迭代。
“发展壮大‘生态义警’力量,我们因地制宜发展‘网格员+志愿者+公益组织’的‘生态义警’队伍,目前已发展‘千峡湖’‘百山祖’‘括苍山’等义警队伍14支200余人。”丽水市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负责人介绍。
在推动构建生态警长守护体系的同时,丽水市公安局还积极推动构建生态共治联动体系,打造多部门进驻的生态联勤共治工作站,开展信息共享、执法联动、协同治理、宣传普法等工作,以市、县两级生态行刑共治中心为载体,采用常态入驻、按需入驻等方式,共同开展生态领域风险研判等工作,形成从生态感知到生态共治的联动闭环。
目前,丽水全市以一个市级行刑共治中心为引领,缙云工业园区版生态联勤警务站等22个生态联勤共治工作站为基点,形成联勤共治格局,公安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开展打击污染环境、危害野生动植物资源、“八大水系”禁渔、非法采矿等主题的联动执法180余次,清除风险隐患220余个。
此外,丽水市公安局还积极探索推动构建生态经济护航体系,加大对农产品品质和地理证明商标保护力度,有力维护优质农产品市场和知名品牌权益。“民警及时为我们排忧解难,化解矛盾纠纷,真是身边的贴心人。”果农叶师傅说。
甜桔柚是庆元当地的一项富民产业,目前种植面积已达2.04万亩,年产值1.94亿元。走进庆元县竹口镇甜桔柚基地,满眼皆是郁郁葱葱的果树,良好的长势让果农喜笑颜开。眼下果农们正加强管理,及时防治病害,精心呵护着每一棵果树。同样忙碌的,还有庆元县公安局的民警、辅警们,他们穿梭在果园的各个角落,巡逻防范、宣传安全知识,守护着“甜蜜产业”的安全。
据悉,近年来丽水市公安局主动构建刑事保护产业矩阵,搭建警企信息交互平台,面向“云和梯田”“松阳民居”等优质旅游资源,积极打造丽水旅游警长品牌,优化民宿管理,提升游客体验,积极助力旅游经济绿色发展。